close
【寄不出的信《二部曲》台灣場內文化省思】

無論會否看台灣籃球的球迷,大家都希望看到的比賽是「一場精采的球賽」,我相信沒人反對這點。
那麼,現在的球員和教練們,是否有時常做到這點?




本文完成於03/30-2006

◎沒人守的空檔

SBL到底有沒有教練在盯罰球、球員之間會否互相鼓勵練罰球?
這件事情我一直在意,也很想知道答案;

罰球有多重要?
沒人防守讓你投,這樣大好的機會,重要不重要?

SBL的球隊,有幾支球隊把罰球列入固定練球菜單的?

SBL整體罰球命中率低迷,已經持續三年了,教練們提醒球員練罰球恐怕提醒到嘴破皮、球員們也聽到耳朵長繭了,整體命中率依然不足七成,簡直是「病入膏肓」……病重至此程度,再不好好檢查並實行手術,抗生素給再多都沒用;我很痛心地說,教練們,你們不能「再」僅僅是叫球員「自主」練罰球了,沒有重大變革,就別想改善這令人怨嘆的症狀;誠如某位冷宮小作者(周凱文)所提醒,Coach教練,不是叫練。嚴格操練球員們的體力和外線,是必要的事情,只是以現在的狀況來看,SBL眾球員們更欠缺罰球的穩定性,花費訓練時間一小部分來探究球員罰球,到底是技術層面還是心理層面出問題,效果之大可能還比「球星們在網誌上面po文、告訴球迷跟哪位隊友相約跑陽明山」更讓人刮目相看。

此外,SBL最令人詬病的,除了奇低無比的罰球命中率,就是三分出手比例過高的問題;以我的解讀是,在各位教練眼中,三分球比沒人守的罰球還重要許多;然罰球命中率再低,至少還是高於三分命中率許多,這是鐵一般的事實……我衷心期盼,台灣球員的罰球命中率普遍偏低這問題,能夠確實解決,而不再是媒體用報導提出警訊、主播球評口頭呼籲罰球低迷,結果球迷卻在第二個三年、第三個三年時,聽到媒體還僅是呼籲再呼籲……

 

 

◎進攻

最靠近籃框的得分手段,眾球員在這一季的表現,依然沒有長足的進步,即便有進步,但比起進步更多的同年齡層亞洲球員呢?這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而是我沒瞎眼,更不想睜眼說瞎話;上得了電視的球員們,往往有著常人所不及的高度、速度、對抗度、敏捷度,但是卻不太善於運用肩膀和手肘來製造出對自己有利的低位空間,韓愈說的「小學而大遺」甚至不足以形容這種「暴殄天物」的行為。總的看來,低位的重要性和主宰力,還是被多數教練和球員遺忘。

各位看倌,當年神準無比的南韓,禁區的攻防動作是十分含糊還是強硬無比?時常碰籃球的人都心知肚明,籃球這項運動的個人基本動作,『專精』越多項越好,即便平時用不到,也得「備而不用」–好比阿三阿樑的紮實低位單打、好比阿豪阿鼎的三分冷箭、好比張智峰的一號守到五號–「少用」不等於「不用」,「不用」也不等於「放棄用」,這正是許多人搞不懂部分媒體和教練的地方;動不動就說某隊在這場打出了韓式球風,這說法可以說是侮辱了當時南韓隊的低位能力,也間接侮辱了和當代南韓隊拼得天昏地暗的中華隊……造神運動這種「報喜不報憂」的現象,是阻礙任何人事物向上進步發展的殺手,包括體育競賽娛樂事業……我想說的是,台灣球迷沒有這麼不堪,沒這麼容易被媒體呼嚨,就算是高中冠軍名教頭、甚至是國家隊層級的教練球評說的場面話,也不例外。

 

◎防守

SBL三季下來,一直都有種善攻貧守的形象,我深信,是事出必有因的。這季的防守,看似有稍稍提升的趨勢,我以為是球員體力、經驗的提昇,和更熟悉各隊主力的習慣有關連;但以我所看過、受過的訓練跟課程,我一直在納悶,以SBL各隊的球員素質,用在那些訓練上,沒道理只有現在這種層級的防守。

訓練防守陣勢、補防換防、肢體接觸、身體對抗、說話默契、動作的合理性……若有專精且態度認真的人員在旁邊指導,極力要求完美,訓練起來絕對是事半功倍;唉,不說還好,一說到這我就更好奇,SBL球隊是怎麼訓練防守的……現下教練中,我不知道有幾位在訓練防守時,是完美主義者,我所知悉的那一位,在一次罰球違例事件後離開了,希望他不是唯一一位……

在此我也提出一個放在心裡已久的疑問……SBL的防守風氣不盛,究竟是否刻意的?

增加防守強度,極有可能降低球賽的流暢性和進攻的多變性,讓人直覺聯想到的是票房會變差,人氣會大幅降低……唉,我只希望這「突發奇想」是錯的,畢竟SBL再怎麼扯,好歹是台灣籃球的最高殿堂……

啊,你說SBL下一季都沒確定會打?這……
 

◎球員身材

上從SBL,下至國中甲組,台灣籃球員身材普遍精實瘦長、扣除少數身材圓潤者,肌肉棒子乃少數中的少數;往好處想是有體力、有耐力、有速度,往壞處想,就是爆發力、對抗力不足;多數球員身材的環肥燕瘦,雖不能完全當標準,但多少能反映出訓練的方向,以及球員的自覺。

以精實瘦長型來推測,台灣球員應該相當「持久」,可是在一些高水準的國際賽事上,卻往往是見到一位位精實瘦長的持久男,在第三節漸漸開始彎了…………腰,跳得變低、時間差抓不準……他們不是向來以持久著稱嗎?何以如此?我一位朋友說過,這正是「硬度」不足的徵兆。  

各位看倌應該時常聽到男性同胞比誰撐得久,硬度卻沒一個客觀的比較,即便有人說自己跟鐵條一樣硬,大家只當他是澎風,所以一般人一味注重「持久度」是可預見的現象;然而忽略了硬度的後果是,當精實瘦長的球員遇上身材壯碩、硬度十足的肌肉棒子,任何一次的肢體接觸和身體對抗,都會加速讓瘦長球員銷耗體力,偏偏強度越高的比賽,對手的「硬度」會更硬,換句話說,對方會是「持久度」和「硬度」兼具的鐵……不對,是肌肉棒子;放棄硬度,就等同於放棄較高層級的賽事,這點很顯而易見,故持久度和硬度是相輔相成的,毫無疑問。因此,以某方面來看,教練和球員是該花點時間深思一番,操體力之餘,能否針對對抗性的提升,給些(或是去學些)專業的指導和營養學觀點?

 

 

Nothing in between

有個問題,相信是不少球友私底下時常提起且納悶的:SBL球員的中距離能力似乎不夠好?

 

不少球迷會注意到,SBL一季比一季熱烈的三分打鳥攻勢,是場上不分位置的–後衛、前鋒、中鋒,大家全都來;快攻砍三分、快攻不成放慢下來好好打一次,導來導去最後還是砍三分;在罰球圈頂接到球,還是要運後退到三分線外才出手,這種「Nothing in between」的現象,就是名作者HoopJunkie曾經說過的,三分線和油漆區中間的出手點「趨近於零」;這現象的發生(還越演越烈),是球員們對自己的三分能力太有自信,還是對自己的中距離太沒自信?素有中距離教科書之稱的鳥仔,他所欽點的接班人,也是三分出手比例偏高,不少人擔心過的事情–且不是白擔心的–恐怕正在上演……阿龍阿三阿樑鳥仔這批受過精良訓練的精英退役了,穩定的中距離射手,真會成為台灣籃球絕響?

一個球員的三分命中率高於中距離命中率,可以解釋為三分命中率高,也能說是中距離命中率過低,這種球風是不是對多數球員打法和觀念的警訊?我不知道確切的答案,但我寧信這是市場導向的結果……就像我懷疑SBL的防守風氣不盛一樣……

 

◎調度&帶心

比賽最有趣的是,永遠沒有人知道下一秒中會發生什麼事情;當場上有球員臨場表現似乎出狀況的時候,教練就得做出調度,而每次的調度都是賭注,或許這球員只爛前10分鐘,而後25分鐘砍了40分,或許替補他上來的A球員打得比原球員還鳥,「maybe,不知道」;亦或許替補的B球員狀況很好,但教練卻派A球員上場,總之,還是邱教練那句口頭禪「maybe,不知道」。

一位教練要做出成功的調度,必須熟知己方和對方球員的特質、習性、近況、相剋問題,若前晚是情人節,球員有沒有獲得「充分休息」,甚至是家裡最近出了什麼事情沒有,這些都很重要。可能多數時候教練的用兵方式,牽涉到教練對某些球員的信任度和喜好度,maybe,不知道;但能確定的底限是,教練對球員們知道的再怎麼少,還是比球迷多,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每天看球員的部落格六小時,看了球員親自(?)打在部落格的文章、回的留言,不見得就是了解球員,也不表示比教練清楚球員的近況;然而,聽我這樣說過的幾位後援會球迷,我和她們已經失聯快半年,就像是她們幾位把我封鎖了一般……  

球員服不服教練的調度,這又是另一回事了,不服者輕則悶不吭聲生悶氣,重則記恨串通其他隊友不買帳;所以調度除了看教練了不了解球員的習性、近況跟脾氣,也看教練帶不帶得住球員的心;帶兵帶心,這似乎是台灣籃壇的教練守則第一條,也是唯一的一條;有不少人問過我「SBL的教練,好像只要會帶球員的心,就能角逐年度最佳教練?」,即便我被問數十次同樣的問題了,我還是會不知從何答起這奇特的現象......
但反過來想,帶得了心就能讓球隊打出新氣象,是彰顯其他教練不會帶心?還是彰顯國內其他教練過分習慣用牌子壓球員,壓不住就爛整季?亦或是球員自身的問題?這問題足夠一堆人想破腦袋了。

觀眾們開電視、到現場看球,無非是想看「一場精采的球賽」,然扣除掉季後賽(欸……季軍賽除外,因為跟熱身賽沒兩樣……),球員和教練,真的有讓每位球迷感受到SBL是「每戰都是決戰」的台灣最高籃球殿堂嗎?

 

最後,希望年年都有精采的球賽可以欣賞,也希望那幾位疑似封鎖我的,你(妳)們還會上圓球……

 

Shoichi03/30-2006

後記

當年寫的東西,現下來看,還真成了預言……

罰球命中率      依然是  異常難看
靠近籃框的取分手段  
依然是  寥寥無幾
媒體的造神      
依然是  越演越烈
該備而不用的     依然是  用而不備
防守問題       
依然是  以收視率和票房為考量而刻意不好好守
油漆區和三分線之間  
依然是  球員出手的沙漠地帶
SBL年度教練資格  
依然是  只要具備「帶心」一項就會勝選
有部落格的人氣球星  依然是  把部落格當作天橋、天天去對球迷說書

 
當初寫文章時,每個重點到現在都一樣、毫無改善,這種半仙級神準法往往讓人想放聲大笑。


但我很不爽。

 

看出這些重點,代表我投入,
寫出這些重點,代表我關心;
想寫這篇文章,代表我在乎,
投稿這篇文章,代表我期望。

而這些重點全預測中了的意涵,即是說我的投入、關心、在乎、期望,全數落空。

 

我根本笑不出來。

 

為什麼,SBL只會一步一步走向CBA的封館舊路?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oT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